2014年1月26日 星期日

文武場

文武場

歌仔戲曲中伴奏的「文武場」,又稱為「後場」,是演出時不可或缺的角色,傳統戲劇中有句行話「三分前場、七分後場」,便是強調後場的重要性。

文武場的樂隊編制不大,通常約五人左右,分為文場和武場,分別坐在舞台左右兩邊(文場在右,武場在左),每位通常得要兼演奏別的樂器。

          文場是吹、拉、彈奏樂器的,文場有烘托氣氛的功能,也可以製造特殊音響。主要的樂器有:嗩吶、笛、簫、鴨母笛、二胡、殼仔絃、大廣絃、三絃、六角絃。

          武場是敲擊樂器,武場主要的功能配合演員表演、營造氣氛,並掌握全劇的節奏。武場樂器全都是敲擊樂器,但卻為全戲進行的主宰,如果將武場樂器除去,將失去傳統戲劇特有的味道。主要的樂器有:大鼓、小叫鑼、拍板、板鼓、堂鼓、梆子、碰鈴、磬、小鑼、大鑼、鈔        文武場是歌仔戲不缺少的東西

577487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